临沂大学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由原化学化工学院和原环境与旅游学院的部分专业整合而成。早的专业是1958年成立的临沂大学师范专业理化科,1964年在全国高校调整中撤销。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临沂师范专科学校,校址设在费县,设立理化科。1973年单独设立化学科,1975年更名为农业化学系。1977年更名为化学系,1987年迁至临沂现址。1988年成立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以原临沂师范专科学校和临沂教育学院为基础合并组建临沂师范学院,由原两校化学系合并组建为临沂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两校地理系合并组建为临沂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系。2003年原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更名为化学系,地理与旅游学系更名为地理与旅游学院。根据设置专业增多、办学规模的扩大实际情况,2006年化学系改建为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改建为环境与旅游学院。2009年8月,为更好的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学校将化学化工学院全部专业和环境与旅游学院的地理、资源、测绘、环境等专业整合组建为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27人、硕士学位4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临沂市专业拔尖人才1人,临沂市“十大杰出青年”2人。服务沂蒙首席专家8人,校级“十佳”教师3人,校级教学标兵2人,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30人,市级教师2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沂蒙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为更好的搞好我院的规划和发展,特聘中科院钱逸泰院士、中国工程院薛群基院士、欧亚院士廖克、林晖等为学院客座教授,长江学者中国海洋大学尹衍升教授等3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院现开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地理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矿山资源8个本科专业和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地理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工程测量技术7个专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化学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和学校特色专业。
建有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和生态环境等3个研究所和新型肥料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现有“自然地理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及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两个校级重点学科。依托学院建有“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和“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材料化学”和“流域模拟与环境演变”两个校级重点实验室,是沂蒙山生态环境研究基地(学校与山东大学共建)的单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500余万元,实验室总面积13000平方米。20余所学校和20多家企业为学院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6人,全日制本专科生1500人,成人教育生500余人。
学院目前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监测与评价、中国地理等14门校级精品课程,应用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自然地理学研究进展、自然资源学导论等7门学术创新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团队为山东省教学团队。
50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80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分布在全世界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在内的十余个国家,其中大部分在临沂市及周边地市以教育为主的各行各业,为当地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5年来,有800余名同学考取了包括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在内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其中有近400名学生继续攻读了博士学位,并先后有近百名同学出国深造。
近年来,随着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搞好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学院教职工先后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100余篇分别被SCI、EI、AA、CA等索引。先后取得立项10项、省级科研立项52余项,市级科研立项80余项,横向课题百余项。获得专利30余项,省科技进步奖10余项。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伴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得到提高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根据已达成的相关协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成都山地研究所,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环境学院、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将对我院实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加强了与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等境外高校相关院系的联系,促进开放办学,提高办学水平。未来,学院以“高质量、大规模、强配置、国际化”为目标,以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为突破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为沂蒙社会和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发展作出贡献。